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从分类税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规定专项附加扣除,个税改革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这是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通过以来的第七次修改,更是一次全面的“大修”。一系列新规定的背后有什么政策考量?对纳税人、居民消费有何影响?
首先来看看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后的税率表:
将年换算成月的税率表:
“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在个税计算中,不同级数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也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公式快速算出个人所得税额: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为了更直观地比较个税改革前后纳税人少交了多少税费,我们试算了不同工资水平的新旧版个税差距:
简单来说,如果按五险一金占税前收入的22%来测算,对于税前5000的群体来说,全年可以少交144元,节税比例可达100%;对于月入10000的人来说,全年可少交2892元,节税比例可达74.15%,月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
个税起征点提高、低档税率级距扩大、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多管齐下,纳税人的个税负担将会减轻,对于中等以下收入长尾群体来说,尤为受益。
据统计,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后,中等以下收入群体获益更大。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 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同时,一年的减负规模约3200亿元,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希望通过减轻对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的税负,来实现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能力的目的。
但是往年的个税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请继续往下看。
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解读:前两次调整个税起征点提振效果不佳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以来,我国个税共经历了6次修订。但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起到比较大的减税效果的个税改革是2008年和2011年两次起征点提高:
2008年,为了提振国内的消费,国家进行了个税改革,起征点由1600提高到2000,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月工资性收入为841.58元,免征额上调至2000元以后,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占全国职工人数比重下降至30%左右,大部分职工收入都在起征点之下。
减税之后,2009年Q1全国财政收入中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出现了历史首次负增长(-0.3%),然而,当年的居民消费没有任何起色,个税改革的影响出现了大约2年多的迟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个人消费支出增幅仍出现了大幅回落,直到2010年之后才有所回升。
2011年,出于同样的原因,国家又一次上调纳税起征点,将免征额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人群的比重也大幅降低到7.7%。减税之后的2012年,财政部门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连续四个季度大幅负增长,但是,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个人消费支出增速不但没有回升,反而继续下探走低,甚至一度负增长,直到2014年才回到正的增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居民的税负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却没法立竿见影地扩张呢?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
1. 持续上升的居民杠杆率对消费造成挤压
根据社科院的测算,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1年的28%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49%。虽然适度的杠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投资的扩张,但是不断上升的负债也会明显地挤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空间。
其中,以房贷为主要力量的长期贷款成为居民部门债务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新增购房贷款对新增居民负债的贡献率高达60%,这还不包括近年来大量居民短期信用贷款、消费贷款以“首付贷”的形式曲线进入房地产市场。
当然,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地陆续出台文件,严禁消费贷进入房地产市场,只是对于大部分已经背负着大额负债的人们来说,想刺激他们的消费太难了。
2.贫富差距加大制约了长尾人群的消费潜力
如下图所示,将我国自身的基尼系数做一个纵向的对比可以发现,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至今,基尼系数从未低于0.46,而最近三年,更是逐年增大,由2015年的0.462升至2017年的0.467,这充分证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通过国际间的基尼系数的横向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2016年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已高达0.789,明显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而在高于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的经济体中,巴西、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长期面临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困扰。
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低于中低收入者,而当过多财富掌握在较少人手中的状况愈演愈烈时,便会抑制整体居民的消费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个税边际税率仍然要维持45%的原因,这里有一个收入再分配的意义。
恒富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表示,本次的个税改革对于纳税人来说,有效地降低了税负,特别是中低收入的长尾人群,是本次个税改革最大的受益群体。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希望通过降低个税来立竿见影地刺激国内的消费是不太现实的,中间会有2-3年的迟滞,原因主要是居高不下的居民杠杆率和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对消费空间的挤出。
来源:个税网 http://www.geshuiwang.cn/view/20180913/09130537168.html